【中國經營網綜合報道】昨日晚間,央視焦點訪談曝光了四川等地的部分白酒企業用酒精勾兌冒充糧食酒進行銷售。報道稱,這樣生產一噸白酒可以節省萬元。
據了解,去年因塑化劑事件,白酒類企業遭遇重創。據某券商分析師表示,目前白酒股剛剛從塑化劑以及限制三公消費的一波大調整中止跌,“這一下股價又玄了”。
央視曝光四川部分酒企香精勾兌白酒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白酒塑化劑風波還歷歷在目,昨日(4月15日)央視《焦點訪談》欄目以“不明不白的白酒”為題,報道了部分小酒廠酒精酒標注問題、香精香料容易產生塑化劑等問題。對此,有分析人士表示,今日白酒股將遭遇較大的沖擊。
報道中,有酒廠調酒師演示了食用酒精勾兌過程,“100毫升93度食用酒精,加100毫升水,酒精度就變成46度了,然后再添加各種酸類、酯類香精香料就行了。”報道中的調酒師表示,“勾兌酒在出廠時的包裝上也不會標明加入了香精香料等添加劑,這已經成為行業潛規則”。
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食用酒精勾兌是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但由于消費者一直對勾兌有誤解,所以白酒企業也不愿意公布這些,在產品標注上也存在不規范的情形。但鑒于成本壓力,在低端白酒中,用一部分級別較低的原酒,再用一部分食用酒精調制而成的現象較為普遍。去年,古井貢酒就被曝出低端白酒使用食用酒精勾兌。
據央視報道,調查期間記者在四川邛崍、瀘州、宜賓等地發現,在原酒中添加食用酒精或者香精香料的酒廠包括,四川省邛崍金穗實業公司、邛崍市觀音塔酒廠、成都市坤寧酒業有限公司、四川省瀘州造酒廠、四川宜賓醉翁酒業有限公司。
據一位酒廠的負責人介紹,原酒最低要一萬八千元一噸,而酒精加水勾兌后只要三千元一噸,只有原酒價格的六分之一。
對于央視上述報道,某券商分析師表示,目前白酒股剛剛從塑化劑以及限制三公消費的一波大調整中止跌,“這一下股價又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