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桔娃食品與江南大學“牽手” 助力南豐“桔旅文”融合發展
2019-06-24 12:36
江西企業網訊 “鮮明百數見秋實,錯綴眾葉傾霜柯;翠羽流蘇出天仗,黃金戲球相蕩摩。”唐宋八大家之一、南豐“千古才子”曾鞏,曾寫詩這樣贊美家鄉的柑桔。
作為一張千年文化名片,江西撫州南豐因桔而興、因桔而聞名。
為了加快推進文化資源與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貫徹落實國家全域旅游理念,在撫州市有關部門和南豐縣委、縣政府指導和幫助下,6月22日,南豐縣人民政府、江西桔娃食品有限公司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與中國食品“第一學府”——江南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從產學研入手,提質量、創品牌,用創意開放的產品思維為產業賦能,助力南豐“桔旅文”融合發展。
(桔娃食品與江南大學合作揭牌儀式)
“蜜桔+文創” 從賣桔子向賣桔品轉型升級
公開資料顯示,全縣南豐蜜桔種植面積達70萬畝,年均產量達13億公斤,是世界寬皮類柑橘單一品種種植面積和產量最大的區域。南豐蜜桔暢銷全國并遠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
然而,在消費升級、產業變革的當下,南豐人也意識到,蜜桔產業存在種植組織化低、品質提升較慢、品牌利用效益低、產業延伸不夠等問題。圍繞蜜桔種植、采摘、銷售、深加工、物流、品牌推廣等各產業環節,如何深入推進蜜桔與旅游、工業、文化、互聯網等融合發展?如何從賣桔子向賣桔品轉型升級?
(江西桔娃董事長徐志華在發布會上致辭)
撫州人徐志華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從2018年開始,徐志華便先一期投資8000萬元(二期投資1億元)創辦了江西桔娃食品有限公司,致力于桔產品深加工的研發與制造,先后研發出蜜桔餅、蜜桔酥、蜜桔花糕、蜜桔酵素等地方特色系列產品,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
然而,桔娃食品并未滿足現狀。
不斷創新,是桔娃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南豐縣委、縣政府的指導下,在南豐縣蜜桔產業局及有關部門的幫助下,桔娃食品為了更好的深化產業改革,精進深加工技術,研討如何讓開展校企產學研合作。
敢想就敢做。6月22日上午,桔娃食品與江南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未來,桔娃食品將依托江南大學的食品領域優勢(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國家食品科學與技術專業排名第一),開展校企產學研聯合體系,在產品研發上持續創新,探索一條“文創+蜜桔深加工產業融合”的可持續發展新路。
(南豐縣委書記會上作權威發布)
“桔旅文”融合 開啟南豐全域旅游新時代
在此次發布會上,還舉辦了“文創+蜜桔深加工產業融合論壇”,與會專家積極建言獻策,各抒己見。
新時代,需要新思維。江南大學食品學院教授姜啟興講述了《食品安全健康與食品深加工技術》,并稱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蜜桔+旅游+工業+文創”模式,對加快建設文化強縣,旅游強縣,具有重要意義;上海塔望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靳禎先生講述了《文創+蜜桔深加工品牌定位與發展》,立足蜜桔源頭,強化品牌意識,以品牌定位指導文化創意,以文創賦能產品。
此次會議撫州市文廣新局局長譚玉英也講述了《撫州湯顯祖戲曲文化》,撫州打造東方莎士比亞 湯顯祖的戲曲文化復興,也將結合不同的品牌產品相互賦能,協同創立,共同發展,將湯顯祖戲曲文化與品牌產品文創結合,更好的傳播戲曲文化精神。
南豐縣縣委書記吳自勝介紹稱,“蜜桔+旅游”逐漸成為南豐蜜桔轉型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南豐縣依托千歲貢品——南豐蜜桔、千載非遺——南豐儺舞、千古才子——曾鞏、千秋古窯——白舍窯、千年古邑——南豐古城等5張千年文化名片,主攻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吸收社會資本,鼓勵單位、個人投資、投工投勞參與“桔園變游園”“桔園變公園”,全面進行景區化改造和旅游化提升。
與此同時,縣長樂啟文介紹,南豐縣充分發揮“江西省農副產品加工產業基地縣”和“全國食品工業強縣”的優勢平臺,將蜜桔深加工作為發展綠色工業的重頭戲,著力引進培育食品、有機肥、包裝、運輸、加工、商貿等蜜桔上下游關聯產業,延伸產業鏈,增加附加值。
“桔企有了產學研,必將助力‘桔旅文’融合發展,開啟南豐乃至撫州全域旅游新時代。”吳自勝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