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發展“三農”保險,對于保障農業增產、促進農民增收和維護農村穩定,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來,九江市在推進強工興城的同時,有效發揮“三農”保險的社會穩定器和經濟助推器功能,不斷拓展保險領域,推出新型險種,提升服務品質,完善保險體系,為“三農”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充分發揮主導作用,促進“農保”快速發展
九江在加快經濟社會發展中,高度重視保險特別是“三農”保險工作,始終把“三農”保險發展納入工作大局去審視,堅持從服務地方發展與人民群眾的現實需求出發,不斷強化對“三農”保險的認識,推動“三農”保險快速發展。
一是將發展“農保”作為加快農業產業化的重要舉措。九江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發揮農業保險作用,降低農業自然災害損失,保障了農業生產持續、穩定發展。2012年全市為種植、養殖業提供風險保障41.56億元,形成了能繁母豬、水稻、林木三足鼎立的農業保險發展格局,大大提高了農業抗風險能力。
二是將發展“農保”作為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的重要抓手。九江在應對農村重大災害事故中,積極引入農民財產保險,大大減輕了政府救災壓力,維護了農村穩定。目前,已按照低保額、低保費、廣覆蓋的原則,對全市約80萬農村住戶、5687戶農村散養五保戶住房實行了政策性農村住房保險全覆蓋,讓廣大農民實現了“倒屋有房住,逢災保險補”。
三是將發展“農保”作為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徑。九江市積極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失地農民保險等農村保險事業,為農民生活提供了保險保障,構筑了有力的安全支撐,使廣大農民吃上了“失地有保障,年老有人養”的定心丸。目前,全市能繁母豬、水稻、林木三大政策性農業保險保費規模已從2009年的668萬元發展至2012年的3700萬元,保費收入累計近1.1億元,提供風險保障96.66億元。同時,九江市還建立了農業再保險和巨災風險分散機制,為廣大農民撐開了一把生活的“保護傘”。
充分發揮引導作用,促進“農保”創新發展
保險要發展,創新是關鍵。九江在促進“三農”保險加快發展的同時,不斷健全以保險企業為主體、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引進與自主創新相結合的機制,引導“三農”保險事業創新發展。
一是加強政策扶持引導創新發展。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重點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通過研究制定針對“三農”保險的支持政策,每年從地方財政中安排專項資金對保險公司經營的政策性農業保險給予適當補貼。同時,通過積極試點,大力推廣以種植業、養殖業和農業機械為主的政策性保險,建立政策性農業保險產品目錄,明確財政補貼的方式、品種和比例,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和保障范圍,形成了多層次的農業災害轉移分擔機制。
二是加強險種拓展引導創新發展。通過分類指導、在市場準入等方面給予支持等方式,支持保險機構結合新農村建設,拓寬涉農保險服務范圍,努力開發保費低廉、保障適度、保單通俗的保險產品。推廣普及農民家庭財產保險和農機具等農業生產資料保險,鼓勵和引導保險公司、中介機構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城鎮化建設等提供配套保險服務,實現了政府惠農保障政策由事后救濟變為事前投保,由財政民生變為社會民生,由政府主導變為政府引導。
三是加強政保合作引導創新發展。積極引導保險公司加大對農業保險的投入,推動保險公司與各級政府簽訂合作協議,通過“政府強條件、企業強服務”實現農業保險服務網絡的迅速延伸;通過“政府出力量、企業抓培訓”提高農業保險服務網絡的服務水平;通過“政府出資源,企業出資金”共同強化農業保險服務水平。目前,已對全市開辦了種植業保險業務的鄉鎮和行政村實行“三農”保險服務站點全覆蓋,大大方便了農民辦理投保理賠手續。同時,積極聯合開展保險宣傳進社區、進學校、進農村活動,介紹保險知識,宣傳保險作用,提高農民群眾投保的積極性。
九江市人民政府市長殷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