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綠地集團上半年房地產銷售金額同比大漲45%,達653億元,僅次于最大開發商萬科,步伐明顯加快。
作為“千億房企”中最后一個未上市的公司,綠地集團的舉動備受關注。雖然5月赴港買殼還未完成交割,綠地昨日又被曝出在A股買殼的傳聞。對此,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并未否認該傳聞,他表示:“有這個可能性,但目前不便回答?!?/P>
據悉,綠地集團此次瞄準的殼公司為金豐投資,這是一家A股上市的房地產公司,其大股東是上海地產集團。金豐投資已于7月1日停牌,并公告稱,接到大股東通知,將研究有關涉及公司的重大事項。市場猜測,此重大事項可能就是賣殼給上海本地未上市企業。
不過,綠地集團在5月時剛剛宣布了30億港元買殼盛高置地的消息,其將實現在H股上市的目標。但綠地集團為何又緊接著在A股尋找上市機會呢?昨日,海南錦誠營銷董事長王路表示,只收購盛高置地不足以解決綠地集團搭建上市融資平臺需求?!耙跃G地集團現在的規模,至少還需要2-3個上市公司。但此次借殼與收購盛高置地又有不同,不是簡單的商業行為,更像是一個政府選擇。因為上海需要一家在全國代言城市的標桿企業,國企背景的綠地集團無疑是最好選擇。綠地集團的買殼之路未來還將繼續。”王路稱。
今年初,張玉良首次公開上市計劃,“由于整體上市缺少條件,為了加快上市步伐,綠地集團選擇拆分上市,快的話今年上半年,慢的話今年肯定完成”。他當時透露,酒店集團以及海外業務將被注入到香港上市子公司。而綠地集團作為一家多元化企業,旗下還有多種業務。
從去年以來,包括招商、萬達、綠地集團等大型房企扎堆赴港買殼上市,登陸香港資本市場已經成為房地產行業一大熱點。但房企在A股借殼上市,最近兩年都較為少見。西南證券首席研究員張仕元認為,原因在于如果涉及重大資產重組,其審核過程、難易程度和直接IPO是一樣的。同時,由于地產再融資已經被叫停三年,A股對開發商放開再融資基本不可能,所以綠地集團此次買殼即使成行,對于其融資需求來說仍然作用不大。
不過,CRIC研究中心分析師朱一鳴則表示,雖然純住宅項目未來很可能仍是再融資的禁區,但房企通過綜合體項目實現再融資的可能性非常高,綜合體等商辦項目占比較大的綠地集團將從中受益。一旦H股和A股都借殼上市成功,雙平臺形成呼應,將助力綠地集團進一步提升行業地位。
根據CIRC研究中心日前公布的數據,綠地集團上半年房地產銷售金額同比大漲45%,達653億元,僅次于最大開發商萬科,步伐明顯加快。中國指數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蔣云峰表示,雖然綠地集團作為大國企,一向標榜“不差錢”,但快速擴展對資金的需求仍比較大,特別是發展重心往商業地產方面挪移,使得綠地集團對資金的渴求持續增加。(記者 李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