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生機盎然。春耕之際,田野中隨處可見村民扶犁耕作、插秧播種的身影。
春節過后,我省各涉農銀行業機構便忙碌起來,抓住正值春耕備播、資金需求旺盛的有利時機,早安排,早行動,將“背包銀行”、“送貸進村”等金融服務送到了田間地頭……
全力滿足春耕備耕資金需求
43歲的肖愛國是南昌縣蔣巷鎮山尾村農民,由于去年新建一幢樓房,加上養鴨3000多只,造成今年春耕生產資金緊缺。得知這一情況,農行客戶經理主動上門為他增加2萬元授信,辦理了授信額5萬元的惠農卡,解決了他購買農資物料資金不足的問題。
貸款在手,春耕不愁。4月17日,記者從江西銀監局獲悉,今年以來,我省各銀行業機構采取小額信用、擔保、抵押、質押等多種貸款方式,滿足不同生產規模農民的個性化需求,并適當提高小額農戶貸款額度,加大涉農信貸投放力度,全力支持春耕備耕。截至3月末,我省主要涉農銀行業機構累計發放春耕生產貸款171.22億元。
為全面掌握農民春耕生產資金需求,我省銀行業從去年底就開始謀劃今年春耕備耕工作。銀行監管部門深入一線,對春耕備耕資金需求和金融服務支持情況開展調查,指導轄內涉農銀行業機構編制支農信貸計劃。另一方面,各涉農銀行業機構“早謀劃、早安排、早調查、早投放”,派出信貸工作組上戶調查,實地了解情況,認真匡算春耕資金需求,摸全、摸準、摸實春耕資金需求與困難情況。
多元化金融服務落到實處
郵儲銀行吉安分行組建春耕備耕貸款小組,對春耕備耕、農機具購置等的貸款實行現場受理簽約,提升貸款辦理效率;樂平融興村鎮銀行推廣農戶小額貸款集中申請、集中審批、集中授信、集中發放運作模式,提高農戶小額貸款的覆蓋面;農發行撫州分行及時向糧食收儲企業及糧食產業化龍頭企業投放收購資金,用于收購農民手中余糧,保證了農民賣糧兌現備春耕的資金需要。僅3月份以來,投放糧食收購資金達1.11億元……
根據春耕備耕生產資金需求急、周轉快的特點,各涉農銀行業機構想客戶之所想,在嚴控風險的前提下,健全完善貸款審批機制,優化和簡化信貸業務流程和優惠貸款利率,對農村特殊群體、困難農戶實行傾斜政策,為春耕備耕開辟“綠色通道”,做到隨到隨辦、快審快放,確保資金高效、安全運作。
服務向基層“下沉”,千方百計方便農戶,確保各項生產資金及時足額到達,不誤農時。在廣昌縣,由金融、農業、工商、供銷等多部門聯手組成春耕服務團,做到服務、監管、放貸到田頭,有效幫助農民搞好春耕生產。在贛州,當地金融機構自覺適應糧食生產規模化、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的新趨勢,推出“公司+農戶”、“專業合作社+農戶”、“農機、農資經營大戶+糧食生產大戶聯保”等新的信貸模式,在轄內形成了支持春耕生產的合力。
本報記者夏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