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大樓內,新任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16日共同接受中央媒體采訪。
試點好于預期
問:“營改增”試點一年多來基本情況及成效如何?
王軍:總體看,試點運行平穩,好于預期,漸行漸好。截至今年2月底,試點企業已達112萬戶,平均每個試點省市每月大約增加5%的試點企業。說明改革的利好政策有吸引力,更多經營者愿參與到改革中來。
從稅負變化看,到今年2月底,試點企業共減負550億元以上,95%的企業實現減負或稅負無變化,只有5%左右的企業稅負有所增加。而所有小規模納稅人,包括眾多個體戶,都實現減稅,減稅幅度達40%。
全年可減稅兩三千億
問:如何看待有5%左右試點企業稅負增加?
樓繼偉:部分企業稅負增加,很多與抵扣不足有關,擴大試點行業和地區后,這一問題會逐步解決,長期看企業是可以減負的。測算顯示,今年8月1日起“1+6”行業試點擴至全國,預計全年減稅規模為1200多億元,全部推開“營改增”后,全年預計可減稅約兩三千億元。
王軍:盡管少數交通運輸企業稅負有不同程度增加,但隨著試點推進,稅負增加情況正呈逐步下降乃至逐月下降態勢。
“營改增”倒逼財稅改革
問:為什么說“營改增”是推進財稅體制改革的“重頭戲”?下一步財稅改革將如何深化?
樓繼偉:此次“營改增”實際上是繼增值稅改革逐步完善后,進入收尾階段的重要改革。增值稅改革的逐步完善,先是從生產型的增值稅向消費型增值稅的轉型,現在將征稅范圍擴大到營業稅征稅行業,隨著行業的不斷擴大,最終覆蓋生產和服務的全部環節,重復征稅的稅制安排將成為歷史,所以說“營改增”是財稅改革的重要一步。
將來“營改增”覆蓋全部地區全部行業后,必然會倒逼財政體制改革。目前我們正在研究如何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新華社記者 韓潔 徐蕊
(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