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7日從中國科學技術部獲悉,在海上移動觀測平臺及組網應用技術領域,中國將開展波浪滑翔器無人自主觀測系統、遠程復合動力快速無人艇監測系統、船載無人機海洋觀測系統、自主航行潛水器組網觀測關鍵技術、便攜式無纜剖面監測儀及其組網技術等研發。
該部最新發布的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海洋技術領域2014年備選項目申請指南,對上述研發項目予以具體介紹:
——波浪滑翔器無人自主觀測系統。研制以波浪能為主驅動力的遠程海洋環境觀測系統,具有通信、定位和自主航行控制能力,能實現大范圍、遠距離的海表溫度、鹽度、流場及海面風、溫、濕、氣壓等環境參數的實時測量。
——遠程復合動力快速無人艇監測系統。研制可用于淺海、油氣平臺周邊及特定海域測繪、海洋環境監測的遠程復合動力快速無人綜合監測艇工程樣機,可實現多波束測深及水文氣象參數測量,具有視頻監視、實時通信、定位及無人自主和無線電遙控航行控制功能。
——船載無人機海洋觀測系統。針對特定區域海洋觀測需求,以海洋環境和海上目標機動快速監測為目標,研制船載基于無人機平臺的觀測系統工程樣機,重點研究小型化、低功耗測量技術和無人機平臺傳感器適裝及配平集成技術。系統具有實時監測、通信和自主飛行能力。
——自主航行潛水器組網觀測關鍵技術。研究水下移動觀測系統智能控制、多水下移動平臺協同通信、導航、定位及協作觀測技術,開發水下移動平臺組網觀測控制軟件,形成相關技術標準,完成組網觀測系統海上試驗。
——便攜式無纜剖面監測儀及其組網技術。研制具有低功耗環境測量、垂直往復式運動、水平位移修正、衛星及水聲通信等功能的無纜便攜式剖面儀,可通過船載/機載投放,實現固定位置附近長期連續剖面監測與水平方向多臺組網立體監測。
863計劃海洋技術領域2014年備選項目申請指南還提出,海洋生物資源利用技術方面,將開展海洋生物功能蛋白高效發掘與產品開發、高附加值海洋生物制品開發。前沿技術探索方面,圍繞海洋科學研究、海洋環境監測、海洋工程和資源開發的未來需求,研發適用于海洋環境監測、目標探測、地質與資源探查的新型監測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