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開啟肖鋼時刻:燃起第一把火抽查30家IPO企業
這位新任證監會主席,正式燃起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其指向的領域是最考驗監管者智慧與勇氣的新股發行領域。
4月3日,距肖鋼上任證監會主席的3月17日,資本市場已進入“肖鋼時刻”的17天。這天,這位新任證監會主席,正式燃起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其指向的領域是最考驗監管者智慧與勇氣的新股發行領域。
當天下午,證監會發布了六項新聞,涉及五個熱點案件的最新進展、國債期貨新聞的最新回應、一項跨部門協作監管政策的出臺,還有萬眾矚目的IPO自查最新進展與抽查名單誕生過程。
對熱點迅速回應,稽查執法的落實,以及對深水區改革領域IPO難題的直面,或可讓市場初步感受這位新任證監會主席的風格——低調穩健、但不失剛猛的決策力和執行力。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肖鋼曾兩度強調“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而僅僅在17天之后,肖鋼便開始履行他的承諾。
接下來,資本市場的“肖鋼時刻”,或更值得期待。
回應市場熱點
肖鋼在其上任初的兩周后,曾對外表示十分重視各方反映的意見,關注到了媒體和網絡的相關報道,對大家的建言獻策將抓緊研究。
相繼到來的是,4月3日一連串熱點案件最新進度的披露。
當天下午,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連續披露了包括萬福生科、青鳥華光、SST華塑、海聯訊、綠大地等四家公司被立案調查及后續處罰執行的最新進展。
其中萬福生科案的進展無疑是市場焦點。
上述部門負責人開始便開宗明義地說:“近期媒體對萬福生科情況非常關注,我代表證監會把調查萬福生科的具體情況給大家做匯報。”
證監會對萬福生科案的定性是“造假手法隱蔽,資金鏈條長,時間跨度長”,此次案件涉及300余個個人賬戶,多達667卷15萬余頁的材料,調查對象分布在四省市的數十個縣鄉村鎮。證監會調查組對上市公司和三家中介機構同步開始調查。
“除萬福生科存在違法違規外,其上市過程中,保薦機構平安證券、審計機構中磊會計師事務所及湖南國奧律師事務所及相關責任人員,涉嫌未能勤勉盡責負有責任,我會已立案調查。”上述負責人指出,“將按證券法有關規定,嚴肅查處。”
青鳥華光、SST華塑、海聯訊等三家公司,則是證監會前期在日常監管和單項核查中,在信披方面存在違法違規問題。“我們發現后,就按正常程序進行立案調查。目前調查工作正在進行,還沒有結案。”上述負責人指出。
事實上,這體現了資本市場“肖鋼時代”的承諾,關注熱點、及時回應。另一個細節可以說明這點,就在新聞發布會召開的當天早晨,一則關于國債期貨已獲主席簽字的新聞出現,該傳聞下午就得到證監會的回應與澄清。
對于造假上市者,監管層明確“對上市公司的信息虛假披露案件和欺詐上市案件的打擊力度將不斷加大,堅決予以打擊,同時,還要加大對中介機構違法的查處力度”。
對上市后公司中的違規者,監管層則提出要“進一步強化上市公司日常監管工作和稽查執法的聯動機制,一旦發現相關違法違規線索,立即啟動稽查執法程序,對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打擊,歡迎社會各界監督”。
值得注意的是,4月3日現場,有關國信證券保薦項目業績變臉的問題被拋向證監會相關負責人。
對此,上述負責人指出,“這個情況我們已關注到,按照保薦辦法要求,我們對相關的事實需要有一個核實了解的過程,需要等相關事實確定之后才會確定如何處理。”
兌現承諾
肖鋼上任之際,各種各樣的建言紛繁而至,其關鍵離不開上述案件稽查所涉及的投資者保護、及機構創新推進中的部門協作、還有就是已到改革深水區的IPO發行。
后兩者,在4月3日新聞發布會上,肖鋼的思路已初現端倪,即兌現自身承諾,保持政策延續性和穩定性。
首先是機構創新的部門協作推進方面,當天下午,證監會宣布了與銀監會聯合制定的《證券投資基金托管業務管理辦法》。
其修改制定重點在于“推進基金托管業務對外開放,通過市場競爭機制,進一步提升基金托管的服務水平,另一方面主要發揮公募基金托管制度優勢,進一步落實基金托管人的受托職能”,而這正與此前證監會的市場化開放思路保持一致。
據相關負責人透露,下一步證監會將開放托管銀行為基金管理公司提供基金后臺業務外包,促進基金管理公司的專業化、協調化,一些基金后臺業務可提供外包。這意味著,這種跨部門、跨機構的開放互通力度,在肖鋼時代仍在延續。
對IPO而言,無疑肖鋼上任之初便感到了撲面而來的壓力,從4月3日抽查名單出爐過程來看,肖鋼選擇的是延續既定的改革推進思路,并在效率與公平間小心翼翼地選取落腳點。
有些細節可以說明這點,在此次抽查名單落實過程中,最終確定的抽查企業數是30家,而這在IPO財務核查啟動之時便已確定5%的抽查比例。
對于后者,如何兼顧效率與公平,肖鋼團隊的選擇是,通過抽查確定現場檢查名單,起到警示與檢驗作用;但未被抽中的企業,監管層也會全面審核其自查報告,并承諾一旦發現問題會采取相應措施。
這意味著,無論抽中與否,企業與發行人都必須時刻做好準備。(21世紀經濟報道)
#p#副標題#e#“IPO重啟無時間表”難成利好
IPO何時重啟,成為眼下最牽動市場神經的熱門話題。從監管層的最新表態來看,強調證監會換帥后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IPO重啟暫無時間表。從不少分析師的猜測來看,考慮到IPO在審企業財務專項檢查工作正在進行,且IPO重啟或將與新股發行改革配套推出,4月份重啟的可能性不大。
然而,對于IPO實質暫停的延續,投資者不再將其視作利好。有關IPO短期不會重啟的消息,難以刺激大盤強勁反彈。相反,IPO重啟的傳聞,很容易給大盤帶來打擊。投資者更認同的是,隨著時間推移,IPO的步子將越來越近。而且,IPO重啟的影響不可低估。按分析師的話來說,在市場中長期供求關系弱平衡的背景下,IPO開閘影響的“雪上加霜”效應可能大于“錦上添花”效應。
回頭再看,本次IPO實質暫停始于浙江世寶去年9月28日招股之后,現已超過半年時間。IPO實質暫停給股市資金面帶來“喘息”機會,以及對投資者信心的刺激,是大盤1949點觸底反彈的促成因素之一。然后,蛇年春節以來,大盤重新陷入調整的泥潭。與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間的IPO暫停相比,此次IPO暫停對大盤的激勵相對有限,且反彈行情短暫。這種情況的存在,很容易被認為IPO與股市漲跌沒有必然聯系。
其實,目前的市場環境與2009年前后有很大差別。當時受益于“4萬億救市政策”的推動,而眼下經濟復蘇的力度較弱,中國經濟短期不會出現兩位數的增長。宏觀經濟背景的差異,決定了此次IPO暫停對大盤的推動力不及2009年前后的IPO暫停。
值得注意的是,另幾個因素也影響到本次IPO實質暫停期間的指數表現。其一,本次IPO暫停不同于前幾次暫停,屬于“只做不說”。就在前不久舉行的全國“兩會”上,上海證交所理事長桂敏杰表示,“IPO沒有暫停,只是放慢了節奏,目前證監會在進行IPO相關審核工作。”對于“只做不說”的IPO暫停,投資者難免存在顧慮,擔心市場回暖也意味著IPO重啟之日臨近。特別是監管層說過“財務核查后重啟IPO”,使得IPO專項檢查的推進被看成IPO重啟的倒計時。
其二,現有的撤單未解IPO“堰塞湖”。到上周為止,今年以來共有124家IPO在審企業終止審查,IPO排隊企業還剩下765家。自查階段出現一成以上的主動撤單,顯示IPO打假初見成效,但并沒有顯著緩解市場承受的IPO重壓。特別是不少帶“硬傷”的IPO項目試圖蒙混過關,IPO專項檢查的最終效果有待觀察。
其三,再融資“抽血”在IPO暫停期間未間斷。IPO暫停以來,滬深兩市股權融資項目募資總額不降反升。有媒體統計IPO、增發、配股這三類股權融資數據發現,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的4個月,兩市股權融資額達1693億元,環比此前4個月增加約97億元。再融資的項目環比增加39單,其中增發項目增加了37單。
從歷史上的前7次IPO暫停來看,暫停期間不等于必然帶來股市大漲。可之所以IPO暫停成為股市維穩的重要選項,是因為投資者信心受到擴容過度的嚴重打壓,A股市場確實需要“休養生息”。問題的關鍵在于,A股市場的定位長期是為融資者服務,以及“圈錢市”不改。今年年初召開的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提出,堅持投資功能和融資功能完全平衡。如果此次重啟后的IPO,能夠體現出投資功能和融資功能完全平衡,市場也就不會對IPO過分敏感。從這一點上說,投資者期盼投資功能“做加法”,融資功能適當“做減法”,從而實現兩者的完全平衡,A股市場由“圈錢市”變成“回報市”。(中國經濟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