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損主要是受到港股市場波動的影響。”昨日,光大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張旭陽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如是表示。
近日,光大銀行的“同享二號”理財產品成為關注焦點,根據該產品6月24日的凈值0.6702計算,虧損32.98%。
6月24日,微博實名認證用戶孫曉麗Silly表示,“想當年咱在光大待的時候就不斷被忽悠給客戶推薦那些什么“陽光系列”理財產品,一個忠實客戶買了其中一個陽光理財,最后沒干了,不曉得那個客戶有沒有早早拋出,我這良心還是有點譴責在!”
對此,光大銀行相關人士告訴《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記者,經過核查,此人并非為光大銀行員工。
光大兩度要求更換投資經理
“同享二號”是光大銀行陽光資產管理計劃的系列產品之一,由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作為投資顧問,該產品是投資于以中國為核心的大中華區資本市場的開放式理財產品。
對于“同享二號”的表現,光大銀行曾兩度與海富通基金溝通,要求更換投資經理,改善產品表現。2011年5月24日,光大銀行發布公告稱,經與我行協商確定,“同享二號”投資顧問海富通基金管理公司決定聘任王昕先生擔任“同享二號”投資經理,王哲文先生因個人原因將不再擔任“同享二號”投資經理。彼時,該產品虧損幅度為12.10%。
今年4月25日,光大銀行再次發布公告稱,經產品管理人中國光大銀行與投資顧問BNP PARIBAS 投資管理(亞洲)有限公司、海富通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協商一致,決定同享2號理財產品投資經理由王昕變更為周文秱。
海富通基金相關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海富通基金的確與光大銀行曾簽署相關合作協議,但是海富通方面只是擔任投資顧問角色。
該人士還向記者透露,在2010年海富通香港子公司成立以后,與光大銀行合作的此款QDII產品的相關投資顧問合作就全部轉予香港子公司方面來進行。“同享二號”的第二任投資經理王昕跟現任投資經理周文秱均為海富通香港子公司工作人員。第一任投資經理王哲文多年前就已經離開海富通基金。
“同享二號”的運作模式是由境內投資和境外投資兩部分構成,其中作為代客境外理財的境外投資資金委托給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進行專戶管理,主要投資方向為香港證券市場及其他證券市場;境內投資部分則投資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托投資有限公司發行的專項信托計劃,投資方向為境內A股市場。
該產品今年一季度投資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3月29日,信托財產凈值為327,212,875.87元,信托單位凈值為0.7083 ,2013年一季度凈值增長率為2.25%,基準收益率為-1.61% 。截止到一季度末,按市值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五名股票A股為民生銀行、威孚高科、中信證券、云南白藥和貴州茅臺;H股為興業太陽能、中國仁濟醫療集團有限公司、綠城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和保利協鑫能源。
對于“同享二號”的虧損情況,張旭陽告訴本報記者,這款產品屬于光大銀行理財產品中風險級別最高的,主要面向高凈值客戶,此外,由于產品投向A股和H股兩個市場,虧損的造成中包括人民幣升值的匯率因素。
“這款產品投資于港股多一些,海外市場波動很大,不管是H股還是A股,自入市以來的總體情況都不是很樂觀,產品一度出現了很大的風險。目前這個產品的余額還有一千多個客戶,有20%左右并不是原始客戶。因為這個產品是開放式、按凈值認購贖回的產品,有些客戶遭受了虧損,但有些客戶是在低點買入的,還是有一定收益的。”張旭陽說。
專項產品對接
目前的股市情況仍難言樂觀,在止損難度較大的情況下,光大銀行也采取了相應措施。“出于維護客戶利益的考慮,我們去年第四季度對同享2號客戶發行了專項固定收益理財產品。”張旭陽表示。
據其介紹,這款專項固定收益理財產品為開放式債券型產品,目前年化收益率已經達到10%左右。“這款產品主要是安排同享2號的客戶進行承接,同享2號的虧損主要是市場表現造成的,一些客戶基于對未來市場回暖的判斷,并沒有完全轉移出來,負責承接同享2號客戶的固定收益產品免掉了客戶的費率,同時將認購額度放大到1.5倍,我們用這樣的設計希望來對沖掉同享2號的損失。”張旭陽說。
本報記者另從光大銀行相關人士處了解到,上述專項固定收益理財產品截止到6月17日的凈值為1.0720。。
基于目前股市現狀,“同享2號”未來有哪些策略調整,張旭陽指出,將觀察市場表現,等待行業性、結構性的機會,并加大固定收益產品投資,希望給客戶一個交待。
“投資于股市和債市的理財產品,不能用同一標準來要求回報。同享二號主要風險來自海外市場,與同類產品相比,表現尚可。” 張旭陽稱。
對于光大銀行理財產品的發展方向,張旭陽表示,光大銀行希望理財產品向基金化過度,通過基金化發行,使客戶達到全額收益并承擔相應風險,“光大銀行的理財要做組合管理,進行資產配置的多元化,不投資于某一類市場,否則系統性風險來臨將難以抵御,同時加強動態管理,在投資端,向資產管理轉型,在銷售端,向財富管理轉型。”
數據顯示,光大銀行自2005年開辦理財業務以來,累計為客戶創造收益330億元。2008年至2012年,理財產品整體平均收益率分別為,4.74%、4.56%、4.63%、4.89%和4.57%。今年一季度,平均年化收益率為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