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黄网站欧美内射

江西企業網
熱線電話:0791-88185535 | 監督電話:0791-88185535

贛州工業奏響蘇區振興最強音

2013-06-19 15:59

  核心提示

  “要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走出振興發展新路子。”《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導航,助推贛州站在新的起點上,強力主攻工業,挺起振興發展脊梁。

  “做大總量,優化結構,提升層次。”贛州市委、市政府指出,以贛南蘇區經濟大廈建立在穩固的工業基礎之上為新目標,加快發展,推進轉型。

  立足蘇區振興齊頭并進

  過去的一年,贛州立足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綜合保稅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瑞興于經濟振興試驗區、“三南”加工貿易重點承接地、贛南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城鄉統籌示范區、全國革命老區扶貧攻堅示范區等平臺建設,齊頭并進。

  有付出就有回報。2012年,全市新增規模以上企業128戶,主營業務收入億元企業485戶,利稅超千萬元企業335戶,其中超億元企業30戶,最終斬獲“中國最佳投資城市”稱號。

  而在今年,贛州繼續落實完善減負惠企政策措施,健全政策引導、要素保障、市場開拓、融資服務、困難企業幫扶等長效服務機制,為企業生產經營創造良好環境。同時,加大技術改造,突破一批引領未來發展的關鍵技術,促進稀土、鎢等精深加工。

  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投基金,培育壯大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生物制藥、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推進信息網絡技術在工業產品研究設計、生產過程、行業管理、市場營銷、資源開發、技術改造等環節的廣泛運用。

  一組振奮人心的數據出來,今年一季度,贛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總量繼續穩列全省第3位,增速保持全省第3位。新批外資企業15家,實際利用外資2.71億美元,增長11.4%;引進省外5000萬元以上項目52個,實際進資92.79億元,增長22.3%。

  今年前4個月,全市規模以上輕工業實現增加值46.02億元,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27.7%,增長11.7%;重工業實現增加值120.05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72.3%,增長13.9%。

  上升數據是成績提升的最好證明。但是,贛州不忘站在新起點,緊密對接省、中央各級各部門,形成你追我趕、不甘落后的發展態勢,以促進工業振興。

  轉型升級助推工業發展

  依靠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工業又好又快發展,是新階段工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以圍繞構建現代工業體為新目標,推動工業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今年,贛州以贛州稀土集團公司為主體,打造覆蓋全產業鏈的中國南方稀土大型企業集團,加快建設稀土產業基地,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增強贛州鎢與稀土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強攻工業,重大項目是關鍵、是核心。為此,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優勢產業的基礎上,加速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如提高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控系統等關鍵零部件的檔次和規模,加快引進汽車整車生產企業到贛州設立分廠;積極引進軍工企業發展軍民結合高技術產業,建設軍工產業基地;加快發展水電及風電設備、稀土加工專用設備、磁選設備等高端裝備制造業。

  作為全市產業轉型排頭兵的贛州開發區,在“加快”上著力,在“轉型”上突破,提高項目準入門檻,主要承接固定資產投資超億元的項目,重點引進整車、整機、成套設備和終端應用產品的龍頭企業,實現從“引資”到“選資”的轉變,千方百計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和發展層次提升,發展后勁強勁有力。

  今年一季度,全市960戶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34.07億元,同比增長17.7%,產業轉型初現成效。而今年1至4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66.07億元,同比增長13.3%,與周邊地市比較,贛州略勝一籌。

  強攻工業挺起發展脊梁

  工業發展,事關蘇區經濟崛起全局。為此,市委、市政府決定:推動工業經濟做大總量、優化結構、提升層次,使贛南蘇區經濟大廈建立在穩固的工業基礎之上。

  以“工業興市”為發展戰略的南康市,堅持主攻工業不動搖,按照“傳統產業抓提升,優勢產業抓延伸,新興產業抓誕生”的思路,堅持加快發展與轉型發展兩手抓、兩手硬,實現“以項目興園區、以園區聚企業”的良性互動。立足現有優勢,大力發展礦產品、家具、電子信息、服裝4大工業主導產業,繼續扶持食品、化工產業做大做強,大力發展金屬新材料、非金屬新材料、節能照明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以瑞興于經濟振興試驗區建設為平臺的興國縣,以產業集群為主攻方向,開展產業鏈招商,建設以軍工產業園、機電產業園、氟化工產業基地、新型建材產業基地為主的“兩園、兩基地”,培植工業產業支柱,挺起振興發展脊梁。

  把招商引資作為重要抓手的章貢區,圍繞有色冶金深加工、新型電子材料、汽車零部件與機械制造、生物制藥、現代服務業等4大支柱產業、3大成長型產業,做強主鏈,補全缺鏈,拉長短鏈。

  而在會昌縣,石磊氟化工新型環保制冷劑、梅榕林業產業鏈、年產1400噸超細碳化鎢及500噸硬質合金棒材等項目先后開工建設;紅獅二期日產4500噸水泥生產線、龍威錫業日處理2000噸礦石、鷹鵬化工年產5萬噸無水氟化氫技改……一大批項目的建設,昭示著贛州工業強力推進。

  今年前5個月,贛州出口加工區實現進出口貨物總值10865.65萬美元,同比增長369%,其中外貿出口穩居全省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首位。

  一次次實踐證明,強攻工業,夯實了贛州外貿出口的堅實基礎。

  想要工業挺起振興發展脊梁,贛州人民必須站在新的起點,瞄準新的目標,合力共進,讓“贛州音符”奏響蘇區最強音,響徹紅土地,催人奮進。

  陳洪明 本報記者鄢朝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