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張志勇)記者5月20日獲悉,省地礦局地調院近期在開展贛南等原中央蘇區1∶25萬區域地球化學項目調查評價過程中,為吉泰盆地、大余—南康地區、贛縣等地2.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進行了一次全面“體檢”,結果表明,調查區內優質土地和優良土地在各地占79%以上,其中80%以上土壤質量滿足無公害食品生產要求,44%以上土壤質量滿足綠色食品生產要求。
項目調查人員采集了大量表層與深層土壤樣品,分析了54項元素指標,查清了工作區域內表層與深層土壤元素區域分布、共生組合和富集貧化特征,開展了土地環境、肥力、營養元素和有益元素豐缺以及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產地土地環境等評價工作。依據相關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吉泰盆地、大余—南康地區、贛縣表層土壤滿足無公害食品產地環境質量要求的土地面積分別占其總面積的94%、80%、82%;表層土壤滿足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要求的土地面積分別占其總面積的89%、44%、51%。
該項目還進行了泰和烏雞、安遠臍橙、崇義綠茶、贛縣甜葉菊等特色農產品的立地生態環境專項研究,對優勢特色農產品的種植、產業基地的發展提出了有益建議。此前,項目有關研究成果已在耕地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特色農產品開發等方面得到應用,為贛南等原中央蘇區農業振興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