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敏
近日,《全國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規劃(2013-2022年)》(下稱《規劃》)獲國務院批復。批復明確,國家將從投資、財政、融資,以及土地等各方面,對老工業基地的調整改造給予政策支持。
《規劃》明確了95個地級老工業城市和25個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的市轄區,共涉及全國27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此項批復距始于去年10月30日的“全國城區老工業區摸底調查”僅5個月時間。
然而,列入老工業城市大名單,并不意味著國家的系列支持政策隨即便可落實。
“在這100多個城市和市轄區當中,要選取一批做先行試點。”各地方發改委有關部門均表示“必須爭取”。 而令地方老工業基地不安的是,試點單位數量的不確定、標準的模糊,很難在知己知彼的狀態下展開競爭。
國家發改委東北振興司有關負責人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所謂的試點指的是對城區老工業區的試點,這是落實《規劃》的一項具體工作。
各地爭奪“試點”
試點就是先行一步,先享受有關政策,沒進入試點的,就先等一等。
“從摸底調查到《規劃》批復,時間上看可以說非常迅速,這表明國家對這項工作決心已定。”遼寧省社科院副院長梁啟東表示。然而,納入《規劃》并不等于相關政策可以得到落實,各地發改委表示,如果能夠進入首批“試點”,才意味著真正能夠開始享受政策。
據媒體報道,今年上半年國家將啟動首批試點基地,分年度、分批、分步對各老工業區給予政策支持。4月上旬,各地市將老工業區的試點方案由當地政府上報國家發改委,經國家評審通過后,國家將落實四個方面政策支持,支持各地開展老工業基地改造工程。
“《規劃》出臺后,納入《規劃》當中的城市還要有試點,試點的范圍不是整個城市,而是城市當中的某一個區域,也即是該城市中的某一個老工業區拿出來試點,搞試點的意思就是第一步不能全面鋪開;資金方面可能也是問題,國家不能一下拿出這么大一筆錢解決老工業基地的所有問題,先小范圍地做試點,同時國家根據試點的情況再擴大范圍。”遼寧省發改委東北振興處處長寧國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