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營網綜合報道】4月15日-19日一周,光大銀行行領導及部分重要部門中層,將赴香港與投資者交流。副行長林立強調,這與光大銀行H股發行無關。
光大銀行理財業務中非標占比為48%,而光大銀行零售業務總經理張旭陽表示:“市場不用擔心我們這一塊的業務。”
據理財周報報道,記者獨家獲悉,4月15日-19日一周,光大銀行行領導及部分重要部門中層,將赴香港與投資者交流。
主管上市工作的副行長林立向理財周報證實了這一消息,但是他強調,這是光大銀行A股年報發布之后,與機構投資者進行的常規非交易性路演,與光大銀行H股發行無關。
但是在很多人看來,這更像是光大銀行為了H股發行,而提前與海外投資者進行的一次對話。從A股部分來看,光大銀行并非機構熱捧股,其前十大股東中并無QFII,也從無QFII進出的消息。
對于資本壓力較大的光大銀行,H股上市已經連續兩年成為重點工作。2013年,其董事長唐雙寧表示,光大銀行今年的工作亮點是H股上市、設立香港分行和理順光大集團的股權關系。
光大銀行年報顯示,截至2012年末,光大核心資本充足率為8%,資本充足率為10.99%,盡管比2012年末有所提升,但是在股份制銀行中仍然排名非常靠后。而一般而言,監管層對于股份制商業銀行核心資本充足率的要求為8.5%。
從光大銀行的年報數據來看,其迅猛發展的理財業務和同業業務都有可能受到銀監會“8號文”的影響。
2012年年末,光大銀行的應收款項類投資從0增長到2621億元,其中受益權轉讓計劃1623億元,占比63%,而這一部分,大部分均為8號文中規定的“非標準化債權資產”。
“這一部分屬于同業業務范疇,不受理財余額35%的限制。但是現在的問題是,8號文規定銀行不得為這一類資產提供擔保。如果失去銀行擔保,這一部分資產可能就會面臨有沒有人買的問題。而如果轉為標準化債權,收益肯定會下行。”一位銀行業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