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寶成
“關于職業技術教育,大家談起來都認為很重要,現實生活中又離不開,打心眼里卻瞧不上。”紀寶成,這位中國教育界富有個性、敢于直言的代表人物說起職業技術教育(以下簡稱“職教”),又情不自禁地展現了以往“紀大炮”的本色。
在卸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職務11年之后,紀寶成今年2月又擔當了一個新的社會職務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第四屆理事會會長。
從國內一流大學校長到任管理職教的社會機構,紀寶成談起職教來,并非“憤青”放炮圖個響,以他擔任過原商業部國內貿易部教育司司長,原國家教委高教司司長、計劃建設司司長,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等履歷,其對職教的觀察與建議當會具有建設性。由此,中國青年報記者日前對他進行了專訪。
說職教重要的人的孩子一般沒有上職業院校
談起職教的重要性,這位人大前校長用“三個離不開”總結了各級官員的講話:建設人力資源強國離不開職教;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離不開職教;增加居民收入,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建設和諧社會離不開職教。“可是,一個最大的反差就是老百姓不認可、不愿意送孩子上職業院校。”紀寶成說。
然而,1950~1980年代,我國曾用有關制度較好地解決了這種現象,不少地委書記、行署專員及縣委書記、縣長的孩子都上中專。同時,普通百姓的孩子想早點參加工作緩解家庭經濟壓力的話可以報考中專,將來想報考大學的話就去讀普通高中。
“現在幾乎沒有市委書記、市長與縣委書記、縣長的孩子上職業院校,就連說職教重要的人的孩子一般都沒有上職業院校。”紀寶成說,“職教簡直成了‘平民教育’的代名詞。很多老百姓的孩子上職業院校是無奈之舉。”
來自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與麥可思研究院的調查數據也印證他了這個觀察。據統計,近3年,88%的高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為家庭第一代大學生。2012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農村戶籍學生占到在校生總數的82%,中西部地區的學生占在校生總數的70%。父親、母親為農民、工人的學生人數占調查總人數的80%。
“這種現象是怎么造成的,全社會都應加以反思。”紀寶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