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城青山湖區羅家鎮鎮長蔡志剛眼里,公務用車跟時間一樣,擠一擠還是夠用的。今年以來,在他的主張下,羅家鎮將鎮里9輛公車封存并準備拍賣。停開這9輛車,可節約財政資金30余萬元。同時,羅家鎮將原分配給副科級及以上干部的14輛公務用車“拿”出來供大家使用,以此規范公務用車,成為南昌市首個“吃螃蟹”的鄉鎮。
南昌市青山湖區羅家鎮停用的公務用車。
羅家鎮停用9輛公務車
4月8日,青山湖區羅家鎮綜治辦干部,通過辦公室統籌協調,坐上了鎮領導陳玉宏的車,前往南昌市信訪局辦事。以往,他們要外出辦事,都是開著自己部門的面包車自行前往的。今年1月,原本歸口他們部門的車輛被通知不能再用。“上頭做得很‘絕’,不發油費,不給買保險,不讓維修。”
羅家鎮公車使用制度的調整,源于鎮長蔡志剛的提議。去年9月,蔡志剛調任羅家鎮鎮長,他隨即盯上了鎮里的公車。
羅家鎮區域面積60.6平方公里,下轄18個行政村。“羅家鎮太大了,比南昌市東、西湖兩個區加起來還大,如果沒有公務用車,讓鎮干部騎個自行車滿村跑,那是不現實的,工作沒辦法開展。”蔡志剛說,鎮里共有23輛車,財政、辦公室、民政、城管等7個部門就配了9輛車。
據悉,每輛車每年僅油費便要兩萬多元,加上維修費、保險費,公車開支讓這個2012年財政收入7575萬元的鄉鎮感覺壓力沉重。分配到部門的9輛公車,大部分是早年添置的桑塔納或者面包車,車況不好,維修費很高。蔡志剛認為,停開這些車輛,讓所有黨政干部集中用鎮領導車輛,這條路可行。
2012年11月,在相關會議上,他提出了這樣的建議,得到了鎮領導的一致認同。從今年開始,羅家鎮便只有14輛公務用車,鎮里的黨政干部要外出辦事,優先調用分管領導的車輛,如果分管領導有事要用車,則通過辦公室統一調配其他領導的車輛,包括書記、鎮長的。“每個口子都有兩個領導分管,也就是兩輛車,再通過調配,車子還是勉強夠用的。”
停用的車輛將拍賣
“在公務用車方面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盡管財政支出有所增加,但公務用車的后勤保障已成為鎮政府越背越沉重的包袱。”羅家鎮黨委委員、紀委書記黃偉文表示,由于少數干部存在超編制、超標準配備使用公務車,擠占挪用其他行政經費,公車私用等現象難以杜絕,公眾對此反映比較強烈,因此,公務用車必須進一步規范。
4月8日,在羅家鎮政府院子里,記者見到了這9輛掛著“贛A”牌照的車輛。據了解,雖然9輛車“停運”3個月,目前只有3個部門將車鑰匙上交。“不少部門有怨氣,不肯交鑰匙。”鎮長蔡志剛說,“目前,分管副書記正在挨個部門做工作。取消公車后,對公務人員給予一定的交通補貼,從而杜絕以任何借口報銷個人交通費用的現象。”
羅家鎮紀委負責人介紹說,對于9輛非留用車,羅家鎮將邀請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進行價格評估,擬于近日拍賣。
據了解,羅家鎮出臺了政府機關公車使用管理相關辦法,取消所有機關部門公車,將鎮領導用車“充公”成為南昌市首個“吃螃蟹”的鄉鎮。“統籌調配鎮領導干部用車以及取消9輛部門公務用車,這里可省下30余萬元,再加上進一步規范公務用車,羅家鎮預計每年可節省費用50萬元。”黃偉文說。
文/圖 記者劉學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