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黄网站欧美内射

江西企業網
熱線電話:0791-88185535 | 監督電話:0791-88185535

習近平會見蕭萬長 稱將保持對臺政策連續性

2013-04-09 11:52

習近平會見蕭萬長 稱將保持對臺政策連續性

習近平會見蕭萬長一行。新華社發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昨天上午在博鰲會見臺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一行時強調,大陸方面對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決心是堅定的,方針政策是明確的。我們將保持對臺大政方針的連續性,繼續實施行之有效的各項政策,促進兩岸關系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更好造福兩岸同胞。

兩岸中國人要肯取勢能謀勢

習近平在會見蕭萬長一行時表示,兩岸全面直接雙向“三通”已經實現,尤其是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和實施,開啟了兩岸經濟關系新的發展階段。

“肯取勢者可為人先,能謀勢者必有所成。”習近平說,對海峽兩岸中國人來說,重要的是真正認識和切實把握歷史機遇,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攜手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共同開創中華民族美好未來。

凡事考慮中華民族整體利益

習近平對促進兩岸合作提出4點希望。

第一,希望本著兩岸同胞一家人的理念促進兩岸經濟合作。我們會更多考慮臺灣同胞的需求和利益,積極促進在投資和經濟合作領域加快給予臺灣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為深化兩岸經濟合作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第二,希望兩岸加強經濟領域高層次對話和協調,共同推動經濟合作邁上新臺階。有必要更好發揮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內經濟合作委員會的功能,加強形勢、政策、發展規劃溝通,增強經濟合作的前瞻性和協調性。

第三,希望兩岸加快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后續協議商談進程,提高經濟合作制度化水平。兩岸應該爭取盡快簽署服務貿易協議,力爭在年內完成貨物貿易、爭端解決等議題的磋商。

第四,希望兩岸同胞團結合作,共同致力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只要兩岸凡事都從中華民族整體利益考慮,就一定能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和阻礙,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

蕭萬長表示,過去5年兩岸關系開啟和平發展的嶄新局面,獲致極為豐碩成果,我們應該倍加珍惜,鞏固互信,深化合作,推動兩岸關系在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上取得更大成就。兩岸應加強政策協調和經濟戰略共同探討,形成更緊密的聯系和合作。希望兩岸共同面對全球經濟新局,共同構筑兩岸愿景,共同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攜手合作,互利共榮,振興中華。

議程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閉幕

三天年會安排54場論壇

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昨天下午落下帷幕。本屆年會以“革新、責任、合作:亞洲尋求共同發展”為主題,共安排54場論壇,重點討論公共外交、國際關系、國際戰略、地區安全等議題。

論壇秘書長周文重介紹,本次年會受到亞洲各界,特別是企業界的關注,2000余名各國政要、工商界領袖、專家學者、媒體人士等出席了今年年會,論壇總接待規模達到3800人。

周文重說,論壇年會期間,參會的代表涵蓋各大洲、各主要經濟體,既有產業界、教育學術界、媒體人士,也有各國官方代表。大家圍繞年會主題,在諸多熱門領域、熱點問題上形成廣泛共識,為今后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博鰲亞洲論壇是一個非政府、非營利的國際組織,自2001年成立大會起,致力于推動亞洲區域經濟合作,為本地區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新聞分析

博鰲論壇漸成“亞洲達沃斯

4月6日至8日,海南小鎮博鰲,再次吸引全球矚目。自2001年正式成立至今,博鰲亞洲論壇已經走過12個不平凡的年頭。“12年來,博鰲亞洲論壇日益成為具有全球影響的重要論壇。在中國文化中,每12年是一個生肖循環,照此說來,博鰲亞洲論壇正處在一個新的起點上,希望能更上一層樓。”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論壇年會開幕式上作主旨演講時如是說。

過去的12年,是博鰲亞洲論壇地位和角色不斷發生嬗變的12年。它扎根中國,立足亞洲,放眼全球,正悄然變成“亞洲的達沃斯”,為中國、亞洲和世界的共同發展奉上一道道“思想盛宴”。

過去的12年,也是中國、亞洲和世界關系互動交融不斷加深的12年。在偶然和必然之中,這12年與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的發展歷程高度重疊;這12年里,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地區初步實現了群體性“崛起”,深刻改變了世界經濟和外交版圖。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13億人的夢想正在一點點照進現實,而“中國夢”與“亞洲夢”、“世界夢”緊密相連。這是一幅全世界人民共迎挑戰、共享繁榮的壯闊圖景。本版稿件均據新華社

聚焦改革議題

遲福林:政府分走“大塊蛋糕”

專家稱政府改革重在調整優化權力結構

“寧愿苦考公務員,也不要當個小白領。”近幾年,“國考熱”高燒不退。參會嘉賓認為,除了工作體面、工資福利相對穩定,很多考生看上的是公務員的“公權”,這說明我國在用人機制上還有問題,對公權力的監督和制衡還不夠。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一針見血地指出,國考最熱崗位招錄比近4000比1,可見政府部門自身利益的誘惑力。這是很危險的現象。近兩年我國財政收入增長均高于城市居民實際收入增長,政府仍然分走了經濟發展的“大塊蛋糕”。

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在論壇上表示,改革不好推,原因是主導改革者是既得利益者,自我改革難度很大。經濟學家張維迎說,如果政府不逆轉國有部門主導的、國企主導的經濟,中國經濟將無法繼續增長,在今后的10年中國必須繼續放松市場管制,縮小國有部門,要讓市場發揮作用。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曾表示,解決政府錯位問題“是削權,是自我革命,會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覺,但這是發展的需要,是人民的愿望。我們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參加論壇的嘉賓們認為,政府削權,核心是按照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要求,進一步優化行政權力結構,規范行政權力運行機制。遲福林說,政府改革重在調整優化權力結構,為職能轉變提供組織保障。放權則是改革重要的破題點。最近出臺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已經明確釋放了“放權”的信號。

本屆論壇年會上,“政府放權”作為熱詞一次次被提及。經濟學家張維迎建議徹底廢除政府審批制度,遲福林呼吁推動壟斷行業的經營權向社會資本放開、中央下放部分權力到地方,春華資本董事長胡祖六則希望宏觀調控通過間接市場化方式進行。

樊綱表示,政府應成為鼓勵自由、平等競爭的環境的推動者,鼓勵新的思想不斷涌現出來。

需有解決問題的“明確預期”

中國新一輪改革從哪突破?應該采取什么措施?路線圖和時間表是什么?在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上,與會嘉賓高度關注中國改革進程,他們認為,相比于重復強調改革口號,有一個解決問題的“明確預期”更為重要。

“社會主要矛盾沒變,但老百姓的物質文化需求變了。當前的發展理念和發展階段的訴求已經不相適應,這一點政府很多職能部門還沒有感覺到緊迫性。”與會嘉賓、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表示,老百姓的發展需求強烈,強烈要求經濟社會發展、轉型。但是政府的發展理念卻不能適應這種需要。

遲福林指出,當前存在的一大問題是改革在推動消費主導經濟轉型上的潛力遠未發揮出來,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依然滯后,這與利益相關部門固守自身利益,不愿觸及利益有關,而且觀念上的障礙比較多。

在論壇上很多嘉賓指出,不少地方政府投資“依賴癥”嚴重,忽視了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根據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2012年消費對于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1.8%,超過投資貢獻率50.4%。但目前的普遍現象是居民消費率占GDP的比重仍偏低,地方政府對于刺激消費不夠重視,也缺乏操作辦法。“政府主導型增長特征依然突出,這種常態化傾向反映了政府職能轉變滯后。”經濟學家張維迎說。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高尚全直言,改革的難度和阻力加大,改革領導力減弱,怕冒風險和畏難情緒削弱改革驅動力,甚至出現了打著改革旗號的“假改革”,這背后卻是政府自身利益的不斷固化。

“政府的定位沒有擺正,即便是一些立法,也是以對口部門來牽頭,就變成了部門利益的強化。本來是改革要取消部門利益,結果在一些領域是通過立法強化了部門利益。”高尚全說。

今年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上海團審議時強調:改革“要勇于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和利益固化的藩籬,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國務院參事夏斌說,零敲碎打的改革已經不能解決問題,必須要有明確的“頂層設計”。

(京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