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資溪訊(記者陳青峰通訊員周亮平)走進資溪,處處青山綠水,茂密的樹木和清新的空氣令人心曠神怡。這個森林覆蓋率達87.2%,擁有馬頭山國家自然保護區、清涼山國家森林公園、中國十佳休閑旅游名縣、國家4A級旅游景區等生態品牌的山區縣,圍繞做好山水文章,發展綠色產業,增強發展潛力,生態經濟漸入佳境。據統計,該縣生態經濟總量已達到全縣生產總值的50%以上,從生態產業中獲得的財政收入占全縣財政收入的60%以上。
資溪縣以秀美山水為優勢,把生態旅游作為重大產業來培植,用10年打造出大覺山漂流、法水溫泉度假村、獅子山、清涼山等景區。隨著九龍湖景區隧道、公路、游步道、酒店、廣場碼頭等基礎設施的建成,該縣生態旅游也拉開了框架,形成了規模,帶動了餐飲住宿購物休閑等服務業的繁榮,活躍了城鄉經濟,農民收入大幅增長。過去僅靠種地為生的大覺山村,興辦起農家樂40多家,全村100多人在景區就業,成為全縣最富的村。近年來,前往資溪縣的游客每年以30%的速度遞增,目前年接待游客已達152.6萬人次、旅游總收入7.1億元。
與此同時,該縣圍繞旅游大力發展有機農業、低碳工業等綠色產業,已建成千畝以上生態農業示范園16個,創建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7家,涌現出8個有機農產品和2個江西省名牌農產品,有機白茶、有機大米、葡萄、獼猴桃、油茶等產業規模穩步擴大,陶菊試種也獲得成功。其中有機白茶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種植面積達3.2萬畝,年銷售收入近千萬元。該縣還先后引進大莊集團、圣農集團、統一集團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其中大莊集團生產的重竹地板鋪進了上海世博園展覽館;資溪統一企業飲品公司生產的礦泉水進駐家樂福、歐尚等國內外大型超市,年產量150萬箱,產值3000多萬元。
為保護好珍貴的山水資源,該縣嚴格按照“生態立縣、綠色發展”的要求,果斷叫停食用菌生產、山羊養殖、建材行業等發展,每年減少木材砍伐量7萬余立方米,關閉了農藥廠、造紙廠、精細化工廠等有污染企業。目前,資溪生態環境綜合指數列中部500個縣(區)第1位、全國第7位。福建客商陶林佳、張際躍看中資溪的生態優勢,投資1億元打造以有機筍類、野生楊梅酒、野生獼猴桃酒、有機米、黑木耳等有機產品加工為主的園林式企業,項目投產后年產值可達2000萬元。2012年以來,該縣引進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低碳項目30個,實際進資15.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