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案例
今年36歲的趙先生在一家地產公司任職經理,稅后月入3萬元;妻子張女士為私企人事主管,稅后月入1萬元。兩人工作穩定,收入豐厚,有醫保社保。聰明可愛的3歲兒子,雇用保姆照顧,家庭每月節余2萬元左右。
家庭資產方面,有一套自住房屋,120平方米,尚有30萬元貸款未還,每月還貸3500元;另有銀行存款30萬元,股票市值17萬元,債券基金8萬元。理財目標:
1.完善家庭保障,適當增加商業保險。
2.為兒子準備留學費用,18歲時送他出國留學。
3.準備養老金。趙先生期望在60歲、妻子55歲退休后,能安享自在舒適的生活。
理財嘉賓:工行南昌勝利支行理財經理鐘曉雯
財務分析:現有投資稍顯保守
從表面上看,趙先生的房產占總資產比例較大,但房貸只有30萬元,每月還貸3500元,占總收入的8.75%,并不會給家庭帶來很大壓力。而現有資產一半集中在存款里,15%投資于穩定收益的債券基金,30%在股市中,稍顯保守。
從家庭理財的架構上講,趙先生需要注意的是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包括現有金融資產的配置和月度現金流的管理;其次就是風險控制,應選擇合適的保險產品來規避意外發生時給家庭成員帶來的沖擊。
理財規劃:加強保險防家庭風險
趙先生是家庭的首要支柱,他的收入損失將會給家人帶來莫大的經濟壓力,建議保障額度為“房貸+孩子留學費用+家庭的15年開支”,以保障兒子能在18歲時順利地出國留學,可用額度為300萬定期壽險與300萬意外險組合構成。張女士為家庭的第二支柱,保障額度以房貸為標準(即30萬元)就可以了。
隨著城市環境的變化,有些重大疾病趨于年輕化,建議趙先生家用終身型重疾險來防范風險,額度在70萬元左右,因社保本身可以涵蓋10~20萬元的報銷額度,故兩人各準備50萬元的額度即可。
趙先生兩口子770萬元的保障,每年需要繳納的保費大概1.9萬元左右,每月保費支出2000元左右。
定投基金積攢教育金
兒子的教育金和夫婦倆的退休金是剛性需求,根據現在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6.212來計算,以美國知名學府普林斯頓大學的學費和生活費為例,兒子在15年后留美的費用約200萬元人民幣。
張先生每月拿出5000元進行基金定投,按照8%的年利率計算,15年后可以實現教育金需要。
組合投資累積退休金
退休金的籌措因年期較長,建議使用定期定額的投資方法。
比如,開始時選擇進取的、風險稍高的投資組合,然后隨著目標年期的逼近,投資組合漸趨穩健與保守。
假若趙先生拿出家庭月結余的一半即1萬元進行投資,定投基金和銀行的黃金積存產品,以年回報8%計算,25年可以累積資產約1000萬元。
另外,3000元的月度盈余可以更彈性地安排,用于投資、旅游、興趣培養等,享受悠然的生活。
優化金融資產實現增值
趙先生的家庭與事業都處于上升周期,生活品質還可以進一步提升,比如改善性換房與換車,家庭財富增值等。
在滿足剛性需求的基礎上,可以優化金融資產的組合,提升財富增值的效率。
因沒有時間打理,建議趙先生放棄投資股票,利用專家理財——55萬元的金融資產中,保留10萬元用作家庭儲蓄存款及作為緊急備用金,另外45萬元可以購買一些收益穩定的信托產品。
■記著黃培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