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體情況
2018年,全市通過12315、12365投訴舉報熱線、全國12315互聯網平臺及南昌市12345政府服務熱線共受理消費者訴求87907件,重復投訴119件,來信投訴442件,來人來訪152件,共計88620件,較2017年增長22.46%;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142.55萬元,較2017年增長30.75%。
(一)受理投訴總量占訴求總量的三成,西湖、青山湖、紅谷灘3個區局受理量超過總量的一半。
2018年,全市共受理消費者投訴27235件,占全部訴求總量的30.73%,同比增長16.67%。
受理投訴量排在前三名的縣區局為:西湖區局(5114件)、青山湖區局(5065件)、紅谷灘新區局(4197件),分別占投訴總量的18.78%、18.60%、15.41%,合計占投訴總量的52.79%。
(二)受理舉報總量同比翻番,廣告違法、侵害消費者權益及違反登記管理規定的舉報占總量的六成。
2018年,全市共受理舉報4505件,占全年訴求總量的5.09%,同比增長107.6%。從舉報反映的問題來看,涉及廣告違法行為(1239件)、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897件)、違反登記管理行為(585件)的舉報量排名前三,分別占舉報總量的27.5%、19.91%、12.99%,合計占總量的60.4%。
受理舉報量排在前三名的縣區局為:西湖區局(713件)、紅谷灘新區局(689件)、青山湖區局(646件),分別占舉報總量的15.83%、15.29%、14.34%,合計占舉報總量的45.46%;青山湖區局、紅谷灘新區局、西湖區局受理舉報量同比增幅較大,分別增長132.37%、99.71%、51.38%。
(三)受理咨詢總量持續增長,法規咨詢占九成以上。
2018年,全市共受理消費者咨詢56861件,占全年訴求總量的64.16%,同比增長22.97%。以咨詢的問題分類,涉及法規咨詢(54854件)、消費咨詢(1490件)、業務咨詢(167件)分別占咨詢總量的96.47%、2.62%、0.29%,合計占咨詢總量的99.38%。
二、投訴分類統計
(一)從投訴類別上看,商品類投訴增幅較大,家居用品類、交通工具類、服裝鞋帽類投訴占商品類投訴近四成。
2018年,僅12315熱線共受理商品類投訴18711件,占12315熱線受理投訴總量的69.89%,同比增長70.57%;服務類投訴8061件,占12315熱線受理投訴總量的30.11%,同比下降32.25%。
商品類投訴排在前三位的是:家居用品(3250件)、交通工具(2122件)、服裝鞋帽(2074件),分別占商品類投訴總量的17.37%、11.34%、11.08%,合計占商品類投訴總量的39.79%。從增幅來看,家居用品、化妝品、食品增幅較大,同比分別增長338.01%、244.59%、132.18%。
服務類投訴排在前三位的是:銷售服務(1805件)、餐飲和住宿服務(764件)、制作保養和修理服務(760件),分別占服務類投訴總量的22.39%、9.48%、9.43%,合計占服務類投訴總量的41.3%。
投訴前五位的品牌是:聯想、蘋果、華為、美的、華碩。
投訴前五位的企業是:紅杜鵑家政、江西初芙化妝品有限公司、品曼尼護膚造型、海沙洗衣、盛田優選。
投訴前五位的品牌 |
||
商標/品牌 | 投訴量(件) | 占總投訴量比例(%) |
聯想 | 93 | 0.35 |
蘋果 | 90 | 0.34 |
華為 | 53 | 0.20 |
美的 | 50 | 0.19 |
華碩 | 44 | 0.16 |
投訴前五位的企業 |
||
被投訴方 | 投訴量(件) | 占總投訴量比例(%) |
紅杜鵑家政 | 845 | 3.16 |
江西初芙化妝品有限公司 | 351 | 1.31 |
品曼尼護膚造型 | 129 | 0.48 |
海沙洗衣 | 85 | 0.32 |
盛田優選 | 79 | 0.3 |
(二)從投訴性質上看,涉及廣告問題的投訴量占比超三成,涉及安全問題的投訴增幅最大。
2018年,消費者反映最突出的是涉及廣告問題的投訴(8858件),占投訴總量的33.09%。涉及安全問題的投訴同比增長618.29%。
投訴性質變化表(單位:件) | ||||
投訴性質 | 2018年 | 2017年 | 同比增減 | 所占比重 |
廣告 | 8858 | 1824 | 385.64% | 33.09% |
合同 | 5151 | 1337 | 285.27% | 19.24% |
其他 | 6590 | 17323 | -61.96% | 24.62% |
質量 | 3094 | 2644 | 17.02% | 11.56% |
售后服務 | 2261 | 602 | 275.58% | 8.45% |
安全 | 589 | 82 | 618.29% | 2.2% |
人格尊嚴 | 111 | 70 | 58.57% | 0.41% |
商標 | 69 | 53 | 30.19% | 0.26% |
計量 | 49 | 25 | 96% | 0.18% |
三、投訴舉報熱點分析和典型案例
(一)非現場購物問題較多,投訴量持續增長。
隨著電子商務的普及和推廣,以網絡購物、電視購物等為代表的非現場購物由于其獨有的便捷性和直觀性,已經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同和接受,但同時也成為消費者投訴的多發領域。2018年,全市共受理非現場購物投訴13512件,占商品類投訴的72.21%,較去年同期增長487.22%。僅2018年“雙11”活動,1家公司的投訴就高達351件。非現場購物領域投訴的主要問題有:一是商品、服務質量不合格和假冒產品問題;二是商品、服務虛假宣傳和欺詐問題;三是售后服務難保障問題。
典型案例:2018年“雙11”過后,我局投訴舉報中心陸續接到消費者投訴,反映其在天貓網絡平臺“雪玲妃天貓旗靚店”以1-2元拍下商品后,商家不發貨。涉嫌虛假營銷、消費欺詐,要求補發商品、賠償損失。接到投訴后,青山湖區市場監管局及昌東分局立即進行調查,并約談了該店鋪經營者——江西初芙化妝品有限公司負責人。
經查,由于該公司工作人員不了解天貓網絡平臺優惠政策的變化,仍然按照天貓網絡平臺優惠政策變更前的規則進行核算,確定“雙11”優惠措施,導致其店鋪在2018年11月11日0:00-2:00之間,短短兩個小時的訂單高達4.7萬筆,按照該公司優惠措施測算,該公司要以1-2元的價款售出價值200元左右的商品,預計虧損數百萬元。
對此,青山湖區市場監管局及昌東分局約談了該公司負責人,并責成商家主動靠前,積極與消費者聯系,做好解釋工作,取得消費者的諒解;同時,拿出處理方案,妥善處理每一件投訴,并向市場監管部門報告處理結果。商家也拿出多個備選方案:一是聯系消費者,請求消費者申請退款,并補償紅包5元;二是針對不接受紅包補償的消費者發貨或提供換貨服務;三是根據天貓網絡平臺的規定,按照訂單金額的30%賠付。
消費提示:采取非現場方式購物,一是選購前通過不同渠道或途徑了解所需商品性能、價格等再作決定;二是了解網友留言,掌握賣家信譽,選擇信譽佳、口碑好、知名度高的賣家;三是選擇“貨到付款”或“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系統,避免與賣家進行直接的錢款交易;四是收貨時要做到當場仔細驗貨,發現問題現場及時解決;五是妥善保存訂貨單據以及聊天記錄、電話錄音等交易記錄,并索要發票單據,以備投訴;六是如果發生糾紛,應按照屬地管轄原則向票據蓋章單位所在地的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二)預付款消費亂象頻發,已成維權重災區。
預付款消費作為一種新型消費模式,憑借其便利性和靈活性被大眾所青睞,成為服務領域的主流消費形式。然而,預付款消費糾紛屢屢發生,預付款消費亂象頻發。主要表現為商家關門跑路找人難、場所變更退款難、店主易人續用難等。
近年來,我局投訴舉報中心不斷收到經營者收取預付款后卷款跑路的群體性投訴。2015年底的“水果營行”關門停業的群體投訴,投訴量1042件,涉及消費者1042人;2016年的“沙姿宣美容美發”關門停業的群體投訴,投訴量555件,涉及消費者555人;2017年初接手“沙姿宣美容美發”業務的“蕭邦美容美發”也關門停業,投訴量1683件,涉及消費者數千人;2018年初的“紅杜鵑家政”關門停業,投訴量845件,涉及消費者845人。據統計,2018年,我局投訴舉報中心共受理數十起收取預付款后卷款跑路的群體性投訴,其中:涉及人數最多的“熱谷健身管理中心”達3800余人,涉及預付款金額最大的“紅杜鵑家政”達1千余萬元。
典型案例:2018年7月,我局投訴舉報中心陸續接到消費者投訴,反映在“來人到家”APP上充值后,商家不提供家政服務也不退款。短短幾天接到數十件投訴,涉及預付款金額30余萬元,單筆最大金額3.8萬元。均反映該公司引誘消費者充值,并以企業資金鏈斷裂、缺少保潔人員等理由不提供服務及無限期拖延退款。接到投訴后,轄區市場監管部門立即展開調查。
經查,“來人到家”是北京來人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一款在線預約家政服務的平臺。該公司是一家全國性的直營連鎖企業,在全國下設200多個分公司和經營網點。北京來人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南昌分公司于2015年12月25日在青山湖區市場監管局注冊登記。2018年7月10日凌晨,北京來人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官網發布了《來人到家欠款匯總清算函》,宣布公司自2018年7月10日起,所屬分公司暫停運營。
青山湖區市場監管局塘山分局執法人員到南昌分公司住所地調查時,辦公場所已關門停業,室內凌亂不堪。除了充值用戶在維權外,“來人到家”的員工也在討薪。對此,市場監管人員提醒消費者理性維權,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消費提示:消費者在選擇預付款服務時,一是要仔細看清商家擬制的規定,對口頭承諾不要輕信;二是最好能與商家簽訂書面協議,就服務的內容、形式、次數、質量等相關事項以文字的形式寫進合同中;三是確實需要大額的預付款消費時,應先向當地的市場監管部門咨詢,了解商家的主體資格、信譽程度和服務情況等;四是記住索要相應的證據、發票、信譽卡等,每次消費后,還應要求商家詳細填寫服務事項,一旦發生糾紛,可憑證據保護自己的權益;五是當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及時投訴舉報。
(三)虛假廣告投訴劇增,廣告陷阱要警惕。
據統計,2018年,我市共受理廣告類投訴舉報8858件,占投訴總量的33.09%。較去年增長385.6%。此類投訴以虛假廣告居多,涉及房地產、美容、食品、教育培訓、投資理財等多個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行業。如:房地產廣告承諾升值或投資回報,二手車交易廣告虛構二手車信息,保健食品廣告宣稱具有醫療功效,商品廣告貶低其他經營者等等。主要表現在:一是夸大宣傳,言過其實,尤其在一些化妝品、藥品和美容等廣告中反映突出;二是無中生有,編造謊言,欺騙消費者;三是故意混淆概念,將“保健食品”與“藥品”相混淆,誤導消費者。
典型案例:2018年4月,我局投訴舉報中心接到舉報,反映江西牧魚人農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銷售產品過程中存在虛假宣傳、欺騙和誤導消費者的行為,要求執法機關立案查處。
接到舉報后,青山湖區市場監管局昌東分局執法人員立即對被舉報人進行監督檢查,檢查發現該公司在其網店內銷售的“誘食促長寶”,宣傳標語為“大蒜素飼料添加劑蒜香味劑畜禽水產誘食抗菌促生長促誘食促長寶”,其中含有“抗菌”二字表示其功效,而事實上該產品不具備“抗菌”功效。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的規定,該局已立案查處。被舉報人也認識到錯誤,及時更正了其網店銷售的宣傳廣告,并接受了行政處罰。
消費提示: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服務時,一是電視、廣播、紙媒上播出的沒有廣告批準文號的信息別輕信;二是在街頭路邊散發的小廣告別輕信;三是以國家機關、科研單位、學術機構或者專家、用戶的名義作證明的別輕信;四是諸如“安全無副作用”“療效最佳”“最高科學、最新技術”等說的太絕對的別輕信;五是廣告中只留電話和郵箱號的別輕信;六是價格明顯過低的別輕信。
(四)保健品消費套路多,推銷講座慎參與。
亂象叢生的保健品市場一直是消費者投訴的高發區,“老年人盲目購買產品”“虛假廣告營銷”“產品質量不過關”等負面曝光層出不窮,接二連三被曝出的“坑老”陷阱已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也成了消費投訴的熱點。2018年,全市共受理與保健品相關的投訴舉報464件,同比增長220%。從投訴分析,消費者對于保健品的投訴主要表現在廣告宣傳及保健食品外包裝上標有治療疾病的功效,用誘導性銷售誘導老年消費者購買保健食品;商家頻頻推出免費體檢、義務講座、名醫義診等五花八門的營銷方式,陷阱太多、防不勝防。
典型案例:2018年11月,南昌市西湖區市場監管局消保局接待了十幾名老年人的上門投訴,反映他們在孺子路維也納酒店參加某公司組織的會議,會議中組織者以欺騙、恐嚇等手段推銷了床墊、玉手鐲、電飯煲、破壁機、酒、蛋白粉等產品。老年人購買后發現這些東西多是以次充好、高價出售,于是提出退貨退款,但發現組織者已經聯系不上。
該局調查后,立刻與會議組織者取得聯系,并通過組織者提供的聯系方式找到該公司相關人員,責令其立即退貨退款。幾天內共有62位老年人陸續辦理了退貨退款手續,涉及金額7.6萬元。
消費提示:一是患有疾病或身體不適應及時到正規醫院診療,不輕信保健品經營者宣傳的“療效”,以免貽誤最佳治療時機;二是到證照齊全的商場或超市購買保健品,不光顧無證照的經營場所;三是切忌通過非法傳銷、會議營銷、電話營銷等途徑購買保健品;四是不盲目參加任何以產品銷售為目的的健康知識講座、專家報告、免費試用等活動;五是選購保健食品要認準產品包裝上的保健食品標志(小藍帽)及保健食品批準文號,并按標簽說明書的要求食用;六是索取并妥善保存購物發票、宣傳單等憑證,作為維權證據;七是發現有虛假宣傳保健食品具有疾病預防、治療功能的,及時投訴舉報。
(五)電梯安全成維權熱點,住宅電梯投訴率高。
近年來,電梯房越來越多,電梯安全問題已成為市民最關心的問題,也成為投訴熱點之一。2018年,全市共受理有關電梯安全問題的投訴舉報240件。反映的問題多為電梯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如困人、抖動、異響和掉層等。從處置情況來看,“電梯故障修復不及時”“電梯超期未檢”“物業裝修野蠻搬運、超荷運行”等,是導致電梯故障的幾個主要原因。
典型案例:我局投訴舉報中心接到市民投訴,反映民德路時代廣場公寓3臺電梯頻繁出現故障(一個星期發生2次左右故障),而且此類現象長期存在。市民多次向物業反映,但是物業只是簡單修復,沒有徹底排除故障。市民表示存在極大安全隱患,要求相關部門徹底修復電梯,排除隱患。
接投訴后,東湖區市場監管局特設科執法人員立即前往現場檢查。經與南昌安達日菱電梯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多次反復測試和檢測,查出是電梯稱重系統出現故障,并已修復完畢,恢復正常運行,市民表示滿意。
消費提示:候(乘)梯時,一是乘電梯時看清電梯轎廂是否??吭诒緦樱駝t有可能導致人員墜落井道事故的發生;二是候(乘)梯時不要踢、撬、扒、倚層門,否則有可能發生乘客墜入井道或被轎廂剪切等危險;三是電梯超載報警時不要擠入轎廂或搬入物品,否則可能導致曳引繩打滑,轎廂下滑,甚至造成人員剪切等事故的發生;四是不要長時間一腳踩樓層一腳踩轎廂,否則萬一此時轎廂動起來,易發生剪切事故;五是電梯到站停止后如果不開門,不可強行打開轎廂門,否則很可能發生墜落井道事故;六是不要在運動的電梯內嬉戲玩耍、打鬧、跳躍和亂摁按鈕,否則容易導致電梯安全裝置誤動作,發生“困人”以及傷亡事故;七是當電梯出現故障卡在層間時,可以利用轎廂內設警報按鈕或電話呼叫物業部門和維保單位救援,切勿試圖通過其他危險方式離開電梯。
(六)不法商販坑農害農,農資打假極為重要。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絕大多數,農村消費者是個龐大而弱勢的消費群體。一些不法商販鉆農村市場監管力量薄弱,農村消費者識假辨假能力不足,農村消費者法制觀念淡薄、維權意識差以及少數農村消費者貪圖便宜、知假買假的空子,在農村消費市場頻頻銷售假種子、假化肥、假農藥、假農機具,侵害農民合法權益案件時有發生。2018年,全市共受理有關農資產品投訴舉報108件,同比增長184.21%。
典型案例:接消費者張先生投訴,其于2018年5月,在西湖區灌嬰路698號附6號的江西省南昌百花魚經營部購買了殺蟲劑,貨款是2520元。使用該殺蟲劑后池塘的魚苗出現大面積的凍死現象。張先生向商家反映,商家派人上門消毒池塘,但張先生要求商家賠償損失,雙方協商未果。
接投訴后,西湖區市場監管局象湖分局工作人員立即與商家取得聯系,經過電話調解,雙方達成一致,商家賠償張先生2萬元整,張先生表示滿意。
消費提示:廣大農村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一是要養成主動索要憑據并留存的好習慣,以備日后維權之需;二是選擇在證照齊全、規模較大的商鋪購買物品,避免在流動攤販上購物;三是小心不法商販利用“送貨下鄉”、“大讓利”等噱頭,兜售不合格或“山寨”商品,牟取利益;四是多關注相關法律法規,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如遇到消費糾紛及時向相關部門投訴舉報。
(七)餐飲消費市場霸王條款依然存在,依法嚴懲勢在必行。
2015年12月1日,修訂后的《江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辦法》正式施行?!掇k法》明確規定:“從事餐飲業的經營者,應當明示其提供食品和服務的價格,不得收取包廂費、開瓶費、餐具消毒費等不合理費用”。對嚴厲打擊各種欺騙誤導消費、強制消費的違法行為,維護餐飲消費市場的良好秩序、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直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消費者去餐廳消費的時候,仍然會遇到“禁止自帶酒水”“收取開瓶等服務費”“消毒餐具另行付費”“包間最低消費”等問題,讓人苦不堪言。2018年,全市共受理有關餐飲企業收取包廂費、開瓶費、餐具消毒費等不合理費用的投訴舉報153件,同比增長107.76%。
典型案例:2018年4月,接上級轉辦件,反映西湖區撫河路華財大廈四樓的江西宏越實業有限公司田園茶餐廳存在收取包廂費的情況。接投訴后,西湖區市場監管局南浦分局經過初步核實后于當天立案調查。
經查,該公司茶餐廳于2016年9月開始對外營業,為調動服務員的積極性,2017年3月開始,該公司茶餐廳按包廂實際消費金額的15%收取包廂費(服務費)。至本案立案調查時,共收取包廂費(服務費)46筆,合計金額9776.3元。
上述行為違反了《江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辦法》的規定。市場監管部門已責令當事人改正違法行為,并依法對當事人處以3萬元罰款。
消費提示:一是用餐前要認真詳細地了解餐飲經營者收費項目,做到明明白白消費;二是發現經營者存在收取不合理費用的霸王條款時,要及時指出,幫助經營者改正;三是若經營者拒不承認霸王條款,或者明確拒絕取消霸王條款,可以向當地行政部門投訴;四是當遭遇霸王條款,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不要忍氣吞聲、息事寧人,縱容經營者的強制服務。
(八)汽車消費投訴逐年增加,“問題汽車”并不少見。
汽車已越來越多地走進普通消費者家庭。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關于汽車消費投訴也越來越多。2018年,全市共受理有關汽車的投訴2122件,占投訴總量的7.79%,同比增長53.99%。消費者反映的問題各種各樣,有銷售商隱瞞汽車受損的真實情況和質量問題,汽車維修技術不過硬和服務質量差,貸款購車被加收金融服務費以及經銷商沒有充分盡到告知合同條款的義務,導致合同糾紛等等。但由于汽車質量問題引發投訴的情況,并不少見。
典型案例:2018年1月28日,消費者鄧先生以9.43萬元從進賢縣正陽汽車銷售服務有限責任公司購買一輛傳祺牌汽車。2月11日,汽車停在自家樓下發生自燃。經縣消防大隊認定,起火部位位于車頭,火災原因不排除電線故障引起自燃,據此,鄧先生懷疑汽車有質量問題,要求商家賠償。
接投訴后,進賢縣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立即著手調查了解相關情況。經核實,消費者所述情況基本屬實。由于鄧先生未投保汽車自燃險,保險公司不予理賠。但該車使用時間仍在舉證責任倒置法律規定的期限內,生產廠家無法證明汽車自燃非產品質量問題。經工作人員的法律宣講與說服教育,生產廠家賠償了鄧先生一輛新車,鄧先生表示非常滿意。
消費提示:一是訂車要仔細閱讀合同條款,謹防經銷商強制搭售保險、掛牌、裝修等強制消費行為;二是提車要認真查驗,謹防經銷商把舊車當作新車賣、偷換新車零件等消費欺詐行為;三是使用過程中要了解相關法律法規,防止因錯誤操作導致車輛故障而喪失“三包”權利;四是每次維修一定要保留相關維修記錄,謹防售后服務不規范、價格不透明、配件只換不修及過度保養等問題;五是遇到糾紛及時掌握有關證據,并向相關部門反映。
(九)日用百貨類消費糾紛不斷,投訴量占比最大。
日用百貨仍舊在消費者日常生活中占據重要位置,涉及日用百貨類消費投訴量在商品投訴總量中位居榜首。2018年,我市共受理日用百貨類投訴7201件,占商品類投訴總量的38.49%。投訴反映的問題集中在產品質量不過關、售后服務難保障、合同違約和虛假宣傳頻發。在質量方面的投訴主要集中在質量狀況不符合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消費者要求協助退換貨;在廣告方面的投訴為廣告含有虛假內容、夸大宣傳、數據未標明出處等,欺騙和誤導消費者;在包裝標識方面的投訴主要包含產品屬“三無”產品等問題;在售后服務方面的投訴以商家不愿意補差價和退換貨為主。
典型案例:上海一所大學在讀學生肖某,偶然在網上發現南昌市菲吉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的廣州金辛醫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朵立高產品具有增高的效果,售價5200元。對于家境不是很富裕的肖某來說這可是一筆巨額消費,但網上宣稱該產品具有百分之百的增高效果,肖某十分動心,最終花費5200元購買了該產品。但在肖某支付貨款購買了產品之后,商家又稱必須購買另一種產品一起使用才能達到增高的效果,而購買另一種產品又要花費幾千元。肖某意識到自己已上當受騙,要求商家退款,可商家不予理睬,多次聯系均無結果,最后連電話都拒接。肖某在多方求助無果的情況下,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撥打了12315消費維權熱線電話。
接到肖某的投訴后,青山湖區市場監管局京東分局工作人員立即與肖某取得聯系,并前往被投訴的商家,發現商家已經搬遷。工作人員查詢到該商家負責人的電話號碼,并通過電話與商家負責人取得了聯系。在工作人員的法律宣講和批評教育下,商家認識到錯誤,并及時改正,主動聯系肖某退回貨款。幾天后,肖某專門致電青山湖區市場監管局道謝。
消費提示:消費者購買商品時,一是要注重科學消費,從實際出發購買需要的商品或服務;二是要做到理性消費,謹防商家虛假打折、先漲價后促銷,理智參與“返券、打折、贈送”等促銷活動,切勿沖動購物;三是要做到貨比三家,選擇合法經營、誠實守信、售后服務完善的商家;四是要注意保存消費憑據和相關協議等證據,以免陷于維權困局。
(十)房屋裝修行業投訴增多,合同違約占比最大。
據統計,2018年度全市涉及到房屋裝修的消費糾紛451件,占服務類投訴總量的5.59%。房屋裝修的消費糾紛多體現在合同糾紛、商品及服務質量問題方面,表現為:一些裝修公司沒有按合同約定裝修,使用非合同規定的裝飾材料,施工中無故停工,未在約定工期內完工;裝修工藝達不到合同約定要求,部分裝修只圖“面上光”,經不起驗收或時間的檢驗;裝修完畢后出現質量問題,裝修公司不能按照合同約定及時維修,維修質量差強人意。
典型案例:2016年6月,消費者姚先生請西湖區灌嬰路599號華南集團五樓的江西一鳴設計有限公司裝修住房,裝修費13.6萬元,商家承諾質保五年。由于家中水管漏水,2018年10月25日,姚先生聯系該公司上門維修,該公司維修人員稱不是水管的問題,只是螺絲松動,并將螺絲擰緊。但是,次日出現水管爆裂,導致家中漲水,地板被浸泡。姚先生再次與該公司交涉,該公司以人為弄壞為由,拒絕承擔責任。于是,姚先生撥通了12315電話求助。
接到該投訴后,西湖區市場監管局贛撫分局執法人員立即與商家和消費者聯系,調查了解情況,經過調解,裝修公司答應賠償姚先生2450元作為泡水地板維修及更換費用,墻面泡水部分由裝修公司負責維修,并約定此后因地板本身及此次泡水的其他木制品的損壞,不再追究裝修公司責任,合同其他條款繼續履行。
消費提示:由于裝修市場良莠不齊,提醒消費者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裝修前到家裝公司實地考察,選擇信譽度高、經營時間較長、規模相對較大的家裝公司;二是要簽訂正規的家裝合同,合同條款應明確設計方案、使用材料、施工質量驗收標準、完工時間、保修期限及雙方責任等內容;三是對重要的裝修材料要親自把關,親自確定裝修材料的品牌、規格、型號;四是如裝修費用較多,可委托專業的監理公司進行現場監理;五是掌握特別規定,在六個月內發現裝修有質量瑕疵,可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要求裝修公司負責舉證。(劉培知)